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其他話題
疫情中享平安,好好靜心的練習「載自《時兆月刊》時兆會客室」
採訪、撰文:林稚雯;出處:2021年08月《時兆月刊》
COVID-19肺炎疫情自今年(2021)5月中起開始在台灣的各個城市中快速傳播。為了避免疫情造成民眾健康和生命的巨大損失,衛福部自病毒轉入社區傳播階段後,很快就從台北、新北市做起,終至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階段。
三級警戒下,各地娛樂休閒場所都暫行關閉、餐廳也一律禁止內用,而在家上班、在家上學反倒成了另一種常態。這種與過往熟悉日常大相逕庭的模式,改變的不僅是生活模式,也讓許多人的內心飽受壓力和恐懼的煎熬。
來到神面前,困境中重拾平安
面對心中愁煩,神應許我們「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倚靠著這份永不改變的應許,不只是能幫助人在疫情中仍享平安,也會是徬徨時最即時的幫助。
在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的身上,正是靠著神重新得力的美好見證。莫茲婷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家庭中出生,因著當地升學制度的設計,大馬華人在高中畢業後若想繼續升學,多需往國外發展。在考量經濟因素,再加上已有不少學長姐在台灣念書,這讓莫茲婷在19歲的時候來到台灣,從僑生大學先修班念起,循序漸進的準備融入台灣的教育環境與生活。
「來到台灣之後,對我來說感受到的衝擊、心理轉變都還蠻大的!」莫茲婷表示,馬來西亞的學習氛圍不像台灣這麼緊張和競爭,學生的課後時間較多,也能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然而在台灣,莫茲婷除了在僑生班怕跟不上進度、必須時常熬夜苦讀,如願進入台大心理系就讀後,更發現身邊的同學高手如雲,「看到北一女、建中畢業的學生,好像都過得很輕鬆啊,可是大家的成績也都比我還好。」
從過去的全班前三名,在校也是能被師長注意到的風雲人物,到來台後用上加倍心力,成績卻依然不符期待的情況,兩者的反差讓莫茲婷暫時失去了自信心,也在日復一日的疲命追趕下,變得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就在深陷壓力的時刻,莫茲婷的一位同學邀請她去參加校內團契的聚會。面對邀約,莫茲婷心想:「看到這位同學總是流露出平靜安穩的氣質,這讓我很願意去看看。」在那次的聚會中,剛好查考到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這段話如針一般的扎進莫茲婷心底,「重新來過不正是我最需要、最渴望的嗎?也因此我願意決志信主。」
決志後不久,莫茲婷就在台北靈糧堂由周神助牧師施洗。歸入神家後,對她而言信仰確實成為生活中即時的力量。原本苦惱的課業問題不知不覺地消失了,莫茲婷提到受洗後雖然用了更多時間參加聚會,「理論上埋頭念書的時間變少了,可是洗禮後的那個學期我卻得到了書卷獎,之後就也沒有跟不上的困擾。」
課業成績外更大的祝福,則是莫茲婷抓住了領洗時牧師的祝福,「周牧師說剛受洗的人特別有能力傳福音,我們家就從我開始,到我的其他四位妹妹,再到爸爸媽媽,全家都得救成為基督徒。」
協談聆聽,看見問題本源
完成心理系的學業後,考量到台灣在心理諮商領域的發展相較於當時的馬來西亞更加成熟,這讓莫茲婷選擇繼續留在台灣,透過專業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莫茲婷介紹,其實「心理諮商」是個很廣泛的領域,即便在大學階段已培養了基本的知能,但在進入臨床工作後,投過不斷將所學與真實現況結合,也在實際的諮商服務中,逐步將服務領域聚焦在兒童和青少年的身上。
「在生活中,成人對於各種事務都可以自己做決定,但在還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多數時候都要接受家長,或師長的安排。而我發現自己在個性上的特質得以打進孩子們的世界中,透過各種方式和他們培養信任的連結,然後再幫他們把想法傳達給大人們知道。」
對莫茲婷來說,與未成年的孩子們進行諮商,不僅是要從晤談中理解他們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們提供一個「整合生態系統」的合作方式,意即要從家長、學校等多個面向同時著手,讓問題得以從本源完整解決。
透過長年諮商服務的累積,莫茲婷看到21世紀的孩子們容易患有「無聊症候群」,總會在生活中時常抱怨「好無聊喔!」但若真的邀約他們閱讀書籍、課外學習,甚或一起到戶外運動,孩子們多半會提不起勁的拒絕,因為口中的「無聊」代表的是他們對於各種3C產品或電玩的依賴,只想沉迷在虛擬的數位世界當中。
伴隨「無聊症候群」產生的問題,則是當代的孩子「厭學」、「拒學」的比例較過往更高。這種逃避學習的原因,主要也並非因為打架鬧事、抽菸等偏差行為,同樣是因為對生活缺乏動力,導致只願意宅在家無所事事。
相對的,莫茲婷也看到,大人的生活世界同樣充滿了各樣壓力,例如工作升遷、婆媳相處、婚姻關係等都是常見的問題。不過,若是進一步探究五花八門問題的背後,就會發現壓力的起源乃是「自我認同」和「關係」的問題,這兩者互為因果,讓人從對自己的不滿意出發,致使在各種情境中感到自卑、憤怒等各種負面情緒。
用對方法,在疫情中得享安息
上述議題不只存在於生活能尋常運作的時刻,面對疫情帶來的攪擾,成人間的壓力可能瞬間被數倍放大,孩子們對於社會的逃避,同樣也因線上學習而有所加遽。
莫茲婷表示,雖然台灣在今年才遭逢疫情大爆發的時刻,不過全球各國已從去年就開始飽受衝擊。從義大利、英國、中國等多方研究來看,針對「疫情中的壓力」相關主題,研究指出人們對於壓力的感知,無關乎個體是否居住在疫情熱區,也無關每日行蹤是否和確診者有所重疊,「甚至當大家都為了避疫關在家中,居住空間的大小同樣和你是否感受高度壓力無關。」
對此,莫茲婷進一步分析:「人們會感受到壓力,是因為我們內心覺得對現況無能為力;這種感受上的無力感,就會深刻地影響到個人處境。」當大家都未能掌握疫情走向、無法出門,甚至有人放起無薪假或失業,這種對於生活掌控能力的失去,讓壓力一步步盤據父母的心思,也因而無法照顧孩子們的各種需求。
莫茲婷說,詩篇四十二章5節提到「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面對壓力,試著覺察並接納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課題。
「每個人都會想要把壓力、煩躁的感受盡快拿掉,但消化這種負面情緒的辦法,不是一昧地想要消除,而是要理解『這就是我現在的感受!』先承認不安的存在,才會聽到心裡最真實的聲音,也才能對症下藥,好好解決。」
3妙方,好好靜心的練習
在疫情中練習靜心,莫茲婷建議家人們可以透過簡單且方便取得的素材,全家一同找回平安。
首先可以準備紙筆,請家庭成員們各自在紙上畫出兩座山的形狀。畫好後把指尖放在第一座山的山腳下,接著讓手指跟隨山的線條移動。上坡時吸氣、下坡時吐氣,視需要反覆數次;也可以在活動中邀請大家加入想像力,包括山的名字、走過的沿途風景等等,讓紛擾的內心透過律的呼吸、彼此分享,重新安靜下來。
第二,再用紙筆畫出一個四宮格,格子中分別畫下「開心的圖」、「不開心的圖」、「想要感恩的圖」、「心中祈求的圖」畫好後同樣彼此分享圖案想要傳達的內容。透過繪畫時聚精會神地創造,一方面能帶給人快樂的成就感,也能在專注的過程中與內在感知重新連結,弱化原先擔心、焦慮等感受。
第三,活動還是要動靜兼具。所以在第三個活動中,家人可以各自選一首喜歡的歌曲,在歌曲撥放的過程中,每個人自由揮灑肢體動作,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活動後,停下來述說擺動時身體的感受,也去感覺自己在安靜與活動時的差別。
莫茲婷提醒,家人間無話不談的分享,將能有效減緩疫情造成的孤獨感。也因此,父母對於孩子們所畫、所說的內容,請抱持開放且單純聆聽的態度,無須批評繪圖成果的美醜、圖畫的正確性,也不要糾正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此外,父母也可主動為孩子們安排運動,不論是利用各種運動健身的APP,或是出門到郊外騎自行車,都是活動筋骨又能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作法。
最後,莫茲婷以羅馬書八章37至39結做出鼓勵,「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當神用愛來創造人類、將我們視為美好,相信從神來的力量,能讓我們也用愛來勝過一切黑暗和挑戰。
「靠著神,讓我們在疫情中大有能力。」莫茲婷分享,自己在馬來西亞的阿姨一家在去年曾陸續確診。剛確診時,阿姨家因為還不是基督徒,在對疫情充滿恐懼之餘,也曾表達「生病很倒楣、很丟臉」等抱怨。
此時莫茲婷的母親認為,應該要為阿姨一家迫切禱告。在過去,阿姨一家總對基督信仰充滿排斥,但在病痛軟弱中,曾經剛硬的心就願意向福音敞開,甚至會主動請莫茲婷一家為他們代禱。
阿姨家對神的心意更新而變化,也讓莫茲婷更有動力從愛出發,「從現況中看看自己還能做些什麼,繼續幫助他人能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