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其他話題

找回自己的夢想:給22-30歲的你

採訪/撰文:周志聰 實習心理師
受訪者: 黃一庭 諮商心理師 

茫茫人海中,你我步行在擁擠的城市裡,在等待紅轉綠的行人道前、在捷運裡看著鏡面反射的自己、在公車上看著窗戶外的世界,好像生活失去了方向,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

這是我想要的嗎?
我想要的又是什麼?

我想每個人在內心都層經歷過這樣的掙扎,特別是社會新鮮人或工作一陣子卻發現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背道而馳。當這樣的聲音開始在耳邊嗡嗡作響,心中不斷在現實和理想的天秤兩端擺盪著,我們就會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對生活產生不滿意的情緒。

黃一庭心理師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本身就因人而異,如同Erik Erikson提到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我們在每一個年紀都會有我們自己要面對的發展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焦慮的情緒一定會不斷敲打你心中的門,讓你意識到自己對目前的生活多麼的迷惘,開始對生活感到不滿意,思考自己的生涯定位。這些迷惘很可能是社會期許、父母的期待、自己的夢想等,讓你對自己生活的品質感到厭煩。因此,黃一庭心理師首先針對我們為何對自己生活不滿意列出以下幾點,有助我們覺察自己目前的狀態:

一、 我,快樂嗎?
我們常詢問自己快不快樂,可以說來自於一個人對生活的挑戰進行自我的探索和追尋,認為自己可以在工作上發揮出潛能,並找到成就感。當我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充分發揮潛能,並能在這其中發現其對自我的意義,就會比較快樂,這屬於跟自我有關的快樂,我們也可以說是一種幸福感;除了自我有關的幸福感,另一種則來自社會的幸福感,認為自己能不能對社會有貢獻或歸屬感。當一個人能夠在這兩則之間找到自我興趣的事或覺得自己是有貢獻和歸屬感的,自然會覺得生活的快樂大於不快樂。

二、 我,想要什麼?
每個人的需求本來就有所差異,有些人只需要滿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有些則可能要得到更多,比如得到愛與尊重。如果一個人期望自己在出社會後,是可以被尊重,並試圖做自己想做的事,卻發現目前的能力和經驗還無法滿足自己,他自然會有不安全的感覺,甚至覺得空洞。

從以上兩個觀點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是否了解內在狀態很是重要的核心。往往我們覺得迷惘和焦慮多是因為我們沒有思考自己該往哪裡走,也因此就容易收受到社會價值觀所影響,比如說看到別人做什麼工作可以賺很多錢,就會一頭栽進去跟著別人一起做,認為賺很多錢就是一種成就。因此,一庭老師認為,我們在意識到自己對生活不滿意時,是否曾經回過頭去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

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現今社會上其實有很多人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是不明確的,一庭老師認為自身內在的探索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往往很多人因一昧跟著社會的期許去行動,忽略了自己心中真實的聲音,久而久之就會有很多焦慮和迷惘。一庭老師表示,這個階段的成人其實跟他過去的生涯探索有關係。從Marcia提到的統合狀態,我們可以稍微針對自己的生涯探索做進一步的了解。

一、懵懂型:對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沒有太多的探索,也沒想過對此生活不滿意,一切都交由父母或長輩決定。例如,父母說什麼就做什麼或是家裡做什麼職業就直接繼承。
二、迷失型:沒有認真想過自己的未來且逃避承諾,不清楚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持續隨波逐流過一天算一天。
三、探索型:有心改變不滿意的現狀但尚未確定未來方向。例如,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內心充滿很多對自己的期許,希望可以釐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四、定向型:經過探索慢慢發現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經過一番情緒掙扎,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並對未來有強烈的決定與承諾。

我們來用一個例子來思考,或許可以更清楚看見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 阿華剛畢業即在爸爸的公司工作,雖工作環境不錯,收入也很好,但阿華發現他內心很空,認為這不是他自己想要的工作。阿華漸漸發現他都在追尋爸爸的期待,從未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甚至因長期陷入憂鬱的狀態,盲目的有一天過一天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當阿華瞭解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便辭掉工作,去做一份收入大不如前的工作。雖然這個決定讓他的生活有很大的改變,但他開始有種活出自己的感覺。

從這個例子其實正是Marcia所指的四種統合狀況。我們可以透過這個例子去想想,我們是否如阿華總是在別人的期待或社會價值觀下生存?我們是否曾好好思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庭老師認為,這四個狀態就是成長的過程,當我們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就會慢慢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要的是什麼。一庭老師也說到這個過程與年紀無關,而是我們有沒有好好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一個人經歷生活挑戰,充分發揮自我潛能,在未來某一天達到自我實現時,即能感覺到前面提到的幸福感以及滿足了自己內心想要的需求。

一庭老師幫助我們針對自己想要什麼給出一些建議,但其實我們常常容易受到社會框架的影響,總是把「應該」擺在第一順位。這些無意識出現在自己腦海裡的「我應該」,成了一種對自己的壓力,漸漸把自己擺在一個不快樂的位置。從上一篇阿華的例子來看,阿華發現自己總是在追尋爸爸的期待,他內心其實是不快樂的,他總是在想:
「我應該要這樣,不然我會一事無成,被人看不起!」
「我一定要這麼做,這樣才可以被爸爸認同,看見我的努力!」
「我得表現的很好,不能再讓別人擔心!」
從阿華的例子,我們可以看見我們口中常常說的「我應該」是具有強大力量足以讓我們屈服於我們所認同的價值觀。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Ellis所提到的不合理的想法。不合理的想法的特質包括:
一、 將毫無根據的事視為事實,導致想法出現不正確的推論。例如,我不這麼做,我就會死掉。事實上,不做這件事不見得會死掉,反而使當事人極度恐懼和不安,就很難看清真正的事實。
二、 將一件事視為「絕對」多於「可能性」,並以命令的方式來表達。例如,我一定要這麼做,才是有用的人。這種絕對的表達往往導致一個人忽視其他的可能性。

從以上兩個觀點,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我們對自己常說的話,都可能是一種不合理的想法。我們常認為順著社會價值觀才是成功的,其實也是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所以「應該」的這個狀態,富含很多潛在的不合理想法。當我們掉進不合理想法的陷阱時,我們的思緒就會被影響,就很難以最佳的姿態去追求大大的快樂。

我們在追逐的是誰的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追逐自己的快樂,因此,一庭老師根據以上的論述,提醒我們多一點覺察不合理想法對我們造成的情緒困擾,並學習駁斥這些不合理的想法。 一庭老師認為,當我們把「應該」放在第一順位時,也意味著我們沒有往內去探索或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由於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內心也會變得沒那麼有自信,自然就會隨波逐流,將普羅大眾所認為「對」的事情套用在自己身上。當然這不意味著它是不好的,只是他可能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例如,我們小時候可能常聽到大人期待孩子可以成為醫生、企業家或是律師,因為認為這才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當我們真的成為了醫生、企業家或律師,卻發現原來我真正喜歡的其實是跟音樂有關的工作,才赫然發現自己過去都白活了。一庭老師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困擾,正是因為要反抗內心已經習慣的聲音。

這不是否定自己,而是重新出發的旅程

先前我們瞭解到Marcia所提到的統合狀態,針對自己的生涯探索做進一步的了解。一庭老師認為,一個人可以重新去檢視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就可以慢慢讓自己可以更能適應這個社會,也能增加自我的了解。

重新出發的旅程步驟,整頓自己內心的想法:
1. 自我的覺察
首先要先往內思考自己有什麼。如果你有機會往內去探索,就會開始意識到我是可以允許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不是讓自己應該和別人一樣。這個過程或許會有些焦慮和不確定感,因為這正是現實和內心聲音的衝突,而這正是一個機會重新回到自己身上,告訴自己,原來我是可以追逐我想要的。
2. 自我對話
自我對話建立於覺察之下,讓自己可以去檢視內心對於一件事的態度,正因為人會有往前進的力量,我們要透過自我對話去思考,到底有什麼軀力是我們可以積極去追尋的。
一庭老師覺得「我應該」可以有積極和消極兩種態度。比方說當你找到一份收入很好的工作,如果是負面態度所驅動,就容易掉進「我應該表現好,不要讓人擔心」,看似很積極的態度,但時間久了,可能會因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或其他因素,讓自己對生活感到不滿意;如果你是正面態度所驅動,會說「我盡我所能去做,雖然別人會擔心,但我會為我自己負責」,就比較是往自我成長的方向前進。
3. 堅持的力量
在這個社會脈絡裡,我們常常沒有力量去反駁別人對你的否定,但這都只是我們對自己想做的事還不夠有把握去證明自己是對的。當你慢慢往自己想做的方向去付出和探索後,就會有力量大聲告訴別人說:「對,沒錯,這個就是我的優勢,因為我努力去做這件事情,他讓我有成就感」。舉例一個人在排球探索中,逐漸認真投入在這件事上,或許會變成那段生命經驗的代表作,並從中累積對自己的自信,滋養對自我的價值。當你開始慢慢有信心,認為自己是有力量時,你自然不會被社會框架所影響,甚至也會思考:難道打排球只是單純運動嗎?因此,這裡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我們可以如何在這個過程去堅持,不放棄的找回自己想要的結果。
4. 現實層面的考量
現實面的考量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追逐自己的理想時,就算有力量去堅持,依舊容易被現實的限制影響,變得起起伏伏,沒那麼順利。一庭老師在這部分想表達的是,堅持固然會使人放棄自己所想而卡住的地方,但如果我們可以連結現實的考量,就可以知道如何在堅持與現實去衡量自己的能力。

最後,老師提醒,這篇的主旨不是為了要再框架大家要怎麼做,而是給大家一個提醒去了解向內探索是重要的,因為這是一個開始讓自己可以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與環境連結去實現我們內心最想要做的事。當我們可以思辨自己的渴望與社會刻板的價值,就會逐漸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做這件事背後的意義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