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智慧專欄-發展取向治療

大腦改變的新選擇~思維-空間(Logos-Niche)

文:賴聖洋 諮商心理師


人可以改變嗎?如果答案是可以的,那是如何做到呢?改變的歷程又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歷久彌新卻又困惑很多人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父母或教師在教導孩子時,是要用愛的教育?還是用處罰?單單這個問題,就引起很多的爭辯。

在人的改變上,傳統的諮商實務過度依賴醫療觀點,且經常聚焦於「個人」,其結果當然是有限的,尤其是兒童或青少年。「思維-空間」(Logos-NIche)即是針對以上缺失所發展出來的,核心概念是以「思維觀點」整合「醫療模式」(即聚焦於「發展」,而不是「疾病」),且增強「空間」在個人改變上所扮演的功能。

從大腦的發展談起
大腦的發展,源自於個體的「經驗事件」及其「運思」的結果。例如:孩子經常被爸媽責罵「沒有用」(經驗事件),開始認為自己一定是個很糟糕的人(運思)。「經驗事件」所關注的重點有二:
(1)當事人所處的「空間」:當事人處在不同的空間,會有不同的互動模式,也形塑出不同的結果。所謂「空間」,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時代...
(2)當事人所在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經驗事件」對其發展任務有重大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0~6歲階段,尤其是依附關係(Attachment Theory)與自律能力(Self-Regulation)的發展。至於發展階段與發展任務的理論,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將此分為八大階段及任務,值得我們參考。

「運思」是人類大腦有別於其它動物的關鍵所在,如同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國)在《沉思錄》所說「人是會思想的蘆葦」。然而,「運思」並非是憑空運作的,而是與上述的「經驗事件」息息相關。關於「運思」的發展,首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個階段:
(1)感覺動作期(0~2歲):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2)前運思期(2~7歲):能一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
(3)具體運思期(7-11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
(4)形式運思期(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

「經驗事件」所形成的「思維」是具有能量的,往往是自發性行為的動能驅力(如:吃好吃的東西),也可能扮演抑制性(如:遠離傷心地)或破壞性(如:反社會行為)的功能。這種具有能量的思維,與課堂所記憶的知識是不同的,往往是固著不想改變,感到是真實的,且具有防衛性的!處在這種狀況的大腦,逐漸失去可塑性,陷入僵化的危機,也就無法因應環境的變化與壓力,即使是在自我傷害或破壞的狀態。

大腦的改變
大腦的發展,既然來自於「經驗事件」與「運思」的結果,那麼大腦的改變,也當從「經驗事件」與「運思」開始。「思維-空間」即是依此脈絡所發展出來的改變技術,主要的工作焦點在於協助當事人「創造積極互動的空間,活出具有價值的思維」。在此焦點下,當事人會經歷「改變」的五個階段:

(1)認同有價值旳思維:基本上,人的行為具有其動機與目的性,不論是利己或追求意義。因此協助當事人瞭解認同會帶來「真正好處」(價值)的思維,且願意展開行動,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2)連結思維的典範:思維是抽象的,對學習者來說是較難意會的。因此,若能連結「活出思維」的典範,擔任他的教練或陪伴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扮演「激發、支持、指導、示範」的角色,會對學習者有直接的助益。

(3) 積極互動:在改變的歷程中,積極互動扮演關鍵的角色。所謂「積極互動」有下列三個內涵:

  • 「溝通循環」的互動:在訊息的交流中,每完成一次「發送-解讀-接收」訊息的過程,稱為「溝通循環」。「積極互動」指的是「溝通循環」的互動,這種型式的互動對大腦的改變,比起說教的單向互動有更高效果。
  • 溝通者具有不同的角色與功能:溝通者可能是教練、陪伴者、學徒等不同的角色;也可能扮演不同的功能,例如:教導者、支持者、提問者….。不同的角色與功能,不但會激化出多元的溝通循環,也會衝擊每個人習慣性的參考架構,使當事人從互動中產生新的體驗。
  • 賦予「經驗事件」新的「思維想法」:如前所述,大腦的發展與改變,來自於「經驗事件」與「運思」的結果。因此,「積極互動」的目的,乃在於運用學員在過程中引發他們注意與覺察所經驗的事件,且透過同理協助學員「知道」自己背後的想法及目的性。然後,一方面肯定他們的「目的性」及所擁有的「能力」,另一方面協助檢視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以轉化出「更好」的想法。學員一旦認同了新的想法,就可以激發他們承諾與練習,以產生新的行為。因此,積極的互動是透過「注意-覺察(原想法)、價值-轉化(新想法)、激發-承諾(新行為)」的過程,以至於賦予新的想法與行為,以達到改變的目的。

(4)發展三能運思:Charles Handy 在他的著作 "The Age of Paradox” 中,提出 sigmoid growth curve 的概念,這條S型的曲線不但是一個機構或任何產品,也是有關人的成長或關係的生命周期。這成長的曲線所呈現的生命周期(Figure 1)歷經「啟動(Inception)、成長(Growth)、成熟(Maturity)與衰退(Decline)」的過程。從這成長曲線來看,我們特別要關注的是:

  • 改變的初始曲線是向下降的,對人們來說那是不熟悉、不習慣、缺乏回饋的初始階段,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人會抗拒改變
  • 中段曲線是上升的,當事人堅持走過啟動的階段,透過學習逐漸上手,也開始獲得回饋與酬賞,進入得心應手的狀況,這是最富有生產力的階段
  • 末段曲線再次下降,這代表隨著時間當事人所獲得的回饋感開始降低,熱情也開始下降,一切似乎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

這時需要注入新的能量,才能持續中段曲線的熱情。Figure 2提供了新的周期,即是在成熟後期仍具有能量的同時,啟動新的曲線。在這新舊重疊失調的時刻,然而當事人因啟動新曲線所消耗能量,卻可由舊曲線來提供而獲得助力,減低改變初始的難度。

從 Figure 3 可以看出sigmoid curve 的發展,既是單一的行為改變,但也可以成為持續進行的。 因此,要啟動新曲線行為的關鍵點,即二個S曲線的「接續點」必須落在成熟階段(Figure 3第二圖示),而不是在衰退階段(Figure 3第三圖示)。

瞭解 sigmoid curve 在改變中的機轉,有助於發展出有效的改變策略。在「思維-空間」的工作中,我們就運用S曲線的原理,協助當事人透過 「三能運思」來活化「思維」。所謂「三能運思」,指的是「思維」的三個發展面向:思維的動能(認同)、思維的技能(學習)、思維的知能(運用)。「三能運思」與 “Sigmoid curve" 的對應點分別為:動能 vs 啟動、技能 vs 成長&成熟、知能 vs 發展新的曲線。因此,三能運思的改變策略,乃是透過積極的互動,啟動思維的動能、學習思維的技能、深化思維的應用,同時也因此發展出新的思維及其新的三能循環,持續改變的發展。

(5)敍事故事分享:「思維」主要是來自經驗事件的結果,與純知識或理論是不同的。所以透過敍事故事來分享,對當事人的「故事線」發展至為重要,因為故事線是一種幫助習得知識、技能、價值的有效工具 (McGuire, 1997)。在「思維-空間」的改變策略中,「敍事故事分享」扮演的角色有二:

  • 增進自我的存在意識: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原拉丁語:Cogito, ergo sum,可以譯為「我想,所以我是」。敘事故事的分享,在改變的歷程中,整合了所有的知性與感受的經驗,並且賦予意義與價值,建構了自我的思維脈絡,成為自己與外在世界的詮釋系統及眼光,深刻的改寫了自己的人生腳本,也增進了自我的存在意識
  • 提供他人改變的典範:基本上,人是抗拒改變的,改變隱含著某種不可預料的風險與失控。因此,透過敘事故事,就提供了同樣境遇的人一條出路與希望感,有如「他可以,我也可以」,這樣就激發了勇氣與信心。「典範」是思維的見証者,也是認同思維的陪伴者,在改變的歷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結論
在21世紀人類進入AI的年代,機器人愈來愈像人,但人卻愈來愈像機器。腦神經心理學對「大腦」的研究,對心理和行為問題提供了許多相關的認識。然而若將人的心理和行為問題視為是生化物質的結果,且以類似治療身體疾病的模式去解決問題 ,過度強調醫療觀點與藥物使用,這是嚴重地走錯了方向。「思維-空間」(Logos-Niche)的改變策略,並非排斥醫療,而是結合醫療,透過「積極互動」整合為具有治療及發展的「空間」。同時,也經由這個空間,協助當事人發展出具有能量的「思維」。總之,大腦真正的發展來自於「空間」,大腦的改變沒有捷徑,就從「空間」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