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ING COLUMN諮詢專欄

COLUMN |專欄

諮商議題專欄-親子話題

親子關係知多少?

文:莫茲婷諮商心理師
文刊登於2020年10月《今日華人教會》

「我以前是被打長大的,現在卻聽到教養專家警告父母不能打罵小孩,連小孩也反過來威脅父母有家暴專線這回事!所以是要我忍,眼睜睜地放任他不管嗎?」

以上是父母陷在迷航中的的納喊!

相對體罰,「愛的教育」常被這樣誤解:順從孩子且不打不罵的方式;當孩子鬧彆扭,或大人對孩子有所要求、好說歹說而孩子不從時,就碰壁了。因此,「愛的教育」常被支持體罰的大人們嗤之以鼻,輕蔑她為軟趴趴的愛、教出如此自我中心的小孩。

亨利‧盧雲(Henri J.M. Nouwen)神父在他的一著作中提到:「也許愛是一門難學的功課,權力就輕易地取而代之。」這句話可說是一針見血的回應內心在矛盾著「打或不打的」父母。

愛的教育並非是軟趴趴,只是「愛」難學,然,為何難學呢?乃是因為大多父母本身所經驗過的愛並未完全,一種全然被瞭解、被尊重、被接納的經驗是有缺陷的;反之存在於父母內心的多為恐懼,在恐懼中掌控慾便乘虛而入。例如:在我們的家庭文化中,常充斥著「我是為你好…」的迷失,真正的是父母心中害怕孩子不聽話而帶來種種麻煩,或擔心自己成為他人眼中沒把孩子教好的爸爸(媽媽),「愛」便成了控制的代名詞。

好消息是:在親子關係中,父母有機會重新摸索、重新學習愛的功課!一方面乃因先天置入於父母心中的那份愛,推動及凝聚內心的勇氣往前行;另一方面憑著信心和盼望,這是一次和孩子一起再度成長的機會!雖然愛的挑戰不少,但是你若願意,就一定有希望!

親子關係要從那裡開始學習成長呢?就從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與需求開始吧。就像傳道書說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心理學家也做了數不勝數有關人類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發展階段的研究;而身為父母的,從了解孩子的需求出發,應用適性的方式與孩子互動及對話溝通。這樣做的結果猶如是:讓你手上愛之箭瞄準前方的靶心射出去時能不偏不倚。(相對而言,「罪」(希臘字:hamartia), 意指瞄錯或未能擊中目標。)

零到一歲:父母是安全堡壘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孩童從零歲開始即能從父母親身上感受到情感的回應,產生被愛的信任與安全感,進而發展出安全依附關係,成為一有自信、肯定自我價值及願意探索世界的人。如嬰兒哭泣時得到擁抱和安撫、肚餓時得到滿足、想與人接觸時得到擁抱;這是需要父母對嬰兒的需求訊號有足夠的敏感度,且積極回應孩子。

在此階段對某些父母而言會面臨一些挑戰,包括:新手父母、嬰兒本身屬高需求難帶型的先天氣質、母親有產後憂鬱- - 等等,這些挑戰需要尋求外在資源來共同協助,特別是給主要照顧者有喘息的空間和時間。

一歲到三歲:父母為孩子立界限
兒童這時期開始學步、學大小便控制、學自己吃飯等等,他們要學習「自己來」,表現獨立性和自我決定,感到一種可以駕馭事物的神奇力量,也從中慢慢發展自我概念及自我評價,孩子開始會依據大人的評價與鼓勵,感受到羞恥、自豪等複雜情緒。

例如孩子想要自己用餐具吃東西,大人如果說「你看你都弄得髒兮兮的」並露出嫌惡表情,孩子可能會感到羞恥。此時期的孩子也被稱為是「第一個叛逆期」或是trouble two,會表現出拒絕順從大人以及反抗的行為,如常說:「我不要」。

這時期父母要幫助孩子立規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過度使用踩剎車的語言:「不要- -」或「不可以- - 」;與其凡事只說「不可以」,不妨將焦點放在「可以」做的事同時也表達出孩子做此事的動機,例如:孩子將不想吃的食物丟在地上,可以說「你不想吃這個xx,對不對?你可以把它放在這個盤子裡。」這樣孩子不會感到被指責,也有助於他修正錯誤行為。

三歲到六歲:父母是孩子的人際教師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學校,將注意力轉向外界,將精力放在探索世界,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常問「為什麼」,同時也模仿起長大的模樣,例如幫忙大人做事。

此階段父母是孩子認識這世界最好的教師,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認識自己及表達自己;而孩子大腦前額葉發展逐漸成熟,亦能理解複雜化的情緒和事件的概念和邏輯。所以無論是透過共讀繪本、玩扮家家酒、遊戲、畫畫、說故事、參與家事等等,都是很好的媒介,引導及豐富孩子的社會認知和人際相處的能力。

六歲到十二歲:父母是孩子解決問題的教練
上小學了!孩子將從玩樂式的學習過度到系統性學習,此時必須熟練人際技巧外,同時還加上學業技巧,壓力指數像跳級般上升;如何面對挫敗(如輸不起、無法容忍失敗)、提升問題解決技能,尤其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後,又可能會面臨複雜的人際相處,例如開始有群黨關係等等,一一都是孩子要面臨的挑戰,也是父母的挑戰。

這階段的孩子漸漸成熟,父母可以多用討論的方式和他們溝通,陪伴他們練習思考解決方案、解決問題。例如孩子常功課沒帶沒交而被老師罰,因而沮喪,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什麼情況下你曾經準時交作業?」、「你要怎麼做才不會忘記呢?」此作法是以「技能學習」的觀點來取代「問題」,培養孩子在面對挫折時不會覺得自己是問題,而可以積極的來思考問題的解決策略。

當壓力漸漸提升,父母要維持跟孩子溝通暢通,重要是「不帶評價地聽孩子說」,孩子光是「說出來、感覺被父母接受了」,就已有紓壓效果。此外,適時地安排戶外活動,平衡課業壓力與遊戲放鬆,會玩也會認真唸書,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則。

十二歲以上(青春期):父母請多多傾聽
當青春期的序幕慢慢拉開,暴風期快要來臨了,父母可在心中調侃自己一下: 「這臭小孩進入青春期囉!」調侃自己的意思是放輕鬆些,不要太焦慮。

青春期的孩子內外都充滿張力,想要獨立又焦慮不安,因此常表現出煩躁易怒;對父母來說很不容易,要關心,但又不能干涉太多,並且切記要尊重他,願意給他空間,同時父母切勿緊抓著「他的態度不佳」作糾正,這樣反而傷了親子關係,因為很多時候,青春期孩子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父母在此階段最貼切的角色就是「傾聽者」,聽!但勿作負面評論,深刻地讓他感受到父母不是反對他,乃是真心地祝福他所求所想;在彼此信任的關係下,父母亦可擔任孩子的「顧問」,以他的立場為考量提供想法和作法,陪伴他找到人生的方向。

當青春期結束邁向成人時,父母的階段性任務可以卸下了!進入下一個為空巢期做準備的階段,學會放手與祝福;孩子也要意識到自己已經成年,必須學會負責與決定人生。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身為人類就會犯錯、接納自己會犯錯,就像上帝接納我們;然而,也沒有 「得來速」的親子關係。在孩子的心中不期待完美父母,而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花時間和學習去了解他們的父母:願意看見他們的需求、聽他們說話,用「心」與他們同在。

祝福父母們,透過親子關係這趟旅程,更深地去體會這愛的奧祕!

思考:
一、您覺得自己比較傾向是「棍子教育」或「愛的教育」支持者呢?為何?
二、1到10分間,自評您和孩子關係的親密和信任度。您若期待更增進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您想怎麼做呢?